你的好友−葉修真的上線了。
8月15日,微軟(亞洲)互聯網工程院在北京召開“第七代微軟小冰”年度發布會,會上微軟小冰團隊推出了全新的Avatar Framework框架。
基于該框架,小冰團隊將《全職高手》中的五位人物角色AI實體化。
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,微軟(亞洲)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透露,微軟已與閱文集團達成合作,將對100部小說IP中的主人公進行升級,把他們帶到現實世界,跟用戶進行交流。
沒錯,這意味著,往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小說人物AI實體化。
AI實體化即聊天機器人
所謂AI實體化,即將小說主人公變身為可閑聊嘮嗑的機器人。當然Avatar Framework與微軟小冰框架是同源的。
《全職高手》中實體化的五位主人公分別為葉修、黃少天、周澤楷、王杰希、喻文州。借助Avatar Framework框架,可構建出不同人設、三觀、性格的聊天Bot。
試想下,在群里跟葉修聊天是種什么感受?如果他會表現得萌呆,正經,亦或是不正經,你的心情估計會像過山車一般忽上忽下。
曾有媒體在群里調侃過“葉修”,對話如下圖所示:
可以明顯看出,“葉修”的聊天技術相當純熟。當用戶問“葉修”是否比“黃少天”帥時,他會顧左右而言它。
有趣的是,“葉修”還神還原了小說中的聊天場景,他竟然會回復到:“剛抽煙走神了,你說什么?”
至于“黃少天”的聊天本事兒,咳咳,還不如說是撩妹功夫也是到了一定的境界。
當用戶跟“黃少天”表白:“黃少天,我…我喜歡你”。“黃少天”會裝逼地說,究竟是喜歡他的帥氣,還是牛逼的操作。
港真,用戶跟“葉修”、“黃少天”等人聊天,應該能學到不少知識。
Avatar Framework可定制虛擬小姐姐
用戶能與“葉修”暢快地嘮嗑離不開Avatar Framework框架。
完整的Framework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。
首先是一個Profile工具,由它從IQ和EQ兩個方面為AI beings定義人格;其次是一系列的工具,為這個AI beings調整核心對話引擎、計算機語音、計算機視覺等能力。
再次也是一系列的工具,可讓AI beings具有三觀、知識、技能等,這樣就更接近人類的特性;最后,Avatar Framework可以驅動3D模型,讓一個虛擬的AI beings具有實體可感知的形象。
玩過吃雞的小伙伴們都知道,進入游戲界面后,可自定義玩家角色,諸如性別、膚色、頭發、服飾、鞋帽等。
不過Avatar Framework似乎更加強大,其提供的Profile工具支持76項基本信息和27項性格特征指標。
通過調整這些參數,用戶能塑造出各種各樣、形形色色的人格,甚至連社交恐懼癥都可以。
誠如大家所知,一本小說中囊括諸多的人物形象,少的有五六位,多的高達十幾位。手動調參塑造每個人物形象肯定是又費時又費力。
微軟小冰團隊產品總監徐翔介紹到,Avatar Framework框架支持批量上傳小說文本,而后自動去分析知識圖譜,從中抽取出基本的信息。
光有各色的人格還不夠,談吐必須也得好,畢竟后者是體現一個人素質最直接的表征。
坦白說,對話能力一直是微軟小冰的看家武器,其與用戶的單次平均對話輪次數(CPS)保持在23輪,大幅領先業界同類產品。
與其采用同源架構的Avatar Framework框架自然擁有不俗的對話能力。相較于市面上流行的問答式(QA)對話模型,Avatar Framework框架采用了生成模型、共感模型,能夠主動引導對話。
有了人設、對話、語音,怎么能少了3D模型,要知道只有集齊了上述全部元素,才能打造一個真實具體可感知的形象。
通過Avatar Framework框架驅動3D模型大致上分為四步,首先,系統會根據已經給定的AI beings人設信息推薦一些3D模型,用戶也可手動導入新模型。其次,用戶可為3D模型設置宏觀的動作風格,比如內向的人動作幅度偏小。
第三和第四步相對比較重要,在步驟三種,用戶可為3D模型選擇很多小動作,比如撓頭、摸下巴等。而在步驟四中,用戶可為3D模型設定表情豐富度。
咋看起來非常類似吃雞游戲中選定玩家角色。不過,Avatar Framework框架更為豐富,還支持3D全息建模。
競核了解到,此次微軟發布的Avatar Framework框架是企業版。
微軟小冰之父,微軟(亞洲)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透露,微軟2020年春天會發布Avatar Framework for everyone 個人版。
也就是說,大家以后可以自定義虛擬助手,打造專屬的虛擬偶像了哦。